沙皇俄国时期,俄国曾遭遇大面积欧洲化风潮
俄罗斯文化与欧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渊源极深。18至19世纪的俄国,欧洲文化在俄罗斯曾兴盛一时,其中又以法兰西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在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大力提倡下,整个俄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贵族欧洲化的风气。
在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主导的欧洲化的社会风气下,更换了俄国贵族的整个外形,彼得决心从外观上彻底改变俄国人的面貌,剪胡子剪袍子的故事家喻户晓。留胡须要出钱购买留须权,商人每年100卢布,贵族和官吏每年60卢布,城市居民30卢布,农民每次进城出城缴纳一戈比,并为农民特制了一个小铜牌,正面画着大胡子的图案,反面写着须税凭证。自古以来俄罗斯男人以留大胡子为美,那些大贵族均以自己的胡子为自豪,他们每天梳理胡须的时间比妇女化妆的时间还要长,不留胡须被认为是奇耻大辱。
沙皇俄国时期,俄国曾遭遇大面积欧洲化风潮
在男人的眼里,胡须是男性的标志物,它比身体的任何部位都重要。在基辅罗斯时代的《罗斯法典》中甚至有这样的条款,打人致残罚款3个格里夫纳,而拔掉胡须者罚款12格里夫纳,在1551年的宗教《百条》规定凡是拔掉胡须者必遭到痛斥并被逐出教门。伊凡四世曾说过,罗斯男人若像西方男人那样剃去自己的胡须,那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孽,是对上帝赐予的面容的歪曲。在彼得的硬性规定下,俄国人对自己身体的外观没有任何选择权,彼得命令任何裁缝都无权制作俄式服装,所有的商人也禁止出售俄式服装,能否自由地留须甚至成为农民起义的一个原因。
沙皇俄国时期,俄国曾遭遇大面积欧洲化风潮
对贵族子弟的规范教育思想是从言语入手的,圣彼得堡一直保持着异族人的高比例。18世纪俄国贵族受到波罗的海日耳曼骑士团贵族的影响,俄罗斯历史的整个彼得堡时期都被笼罩在德国人内在的和外在的影响下(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6页),彼得大帝强迫贵族说外语,《守法镜》规定贵族社交场合必须讲外语,他给参议员作了指示,不准像市场上的娘们一样大喊大叫,因为沙皇在公开场合讲德语,学习欧洲语言便成为官员们的必修课。
历史名人
- 苏 27战机 苏 27战机有多大
- 食死徒面具食死徒面具对应
- 赵云和马超都是五虎上将之一 刘备为什么要区别
- 晚清时《茶花女》 被译介到:曾经长销8年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
- 文化类节目想要成为观众收割机 差异化竞争是关
- 秦楠全文免费阅读 秦楠的小说免费
- 还珠格格3主题曲 还珠格格3主题曲视频MV
- 叶童演过的所有电视剧(许仙扮演者叶童近况曝
- 周公旦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能够摄政的呢?
- 小品演员杨蕾身高(求小品演员“杨蕾”所有的
- 世界史上最强的十大部队,大秦大军仅第三,第
- 雕花的马鞍 雕花的马鞍简谱
- 成语高抬贵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高抬贵手是什
- 黄海波老婆 黄海波老婆演过的电视剧
- 周星驰星女郎名单(“星女郎”是星爷电影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