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就直播说我们日本道歉
网红大学教师“相宜”直播风波:从争议言论到公开道歉与辞职
一、事件背景与概述
近日,备受关注的网红大学教师“相宜”,因在一次直播中多次使用“我们日本”这一表述引发广泛争议。事件经过如下:
在2022年的一场直播中,相宜在介绍日本作家的书籍时,不经意间连续三次使用“我们日本”这一表述,这一言论立即引发网友的热议,许多网友对其立场表示质疑。
2023年8月27日,相宜通过视频公开发表道歉声明。她解释称,“我们”这一说法是日常口头禅,由于在直播时的松懈导致措辞不当。她强调自己始终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并对自己的言行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表示深深的歉意。她还承诺,未来会谨言慎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事件争议焦点
1. 公众质疑
部分网友对相宜的言论表示不满,他们认为“我们日本”的表述并非单纯的口误,而是潜意识中对日化的认同,尤其是在日本核污水排放等敏感时期,这种表述更容易引发公众的联想和不满。
2. 职业背景与举报风波
相宜自称出身农村,通过努力读书成为大学教师,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她在短视频平台上也积累了超930万的粉丝。
随着事件的发酵,相宜被持续举报,包括“无教师资格证”“滥用百年标志”等问题。尽管这些举报均未查实,但频繁的约谈和舆论压力导致相宜精神抑郁,最终选择辞职。
三、辞职与后续发展
1. 辞职决定
2023年8月25日,相宜通过社交媒体宣布辞去大学教职。她表示,两年的网暴已无法承受,并透露已签约知名MCN机构无忧传媒,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展。
2. 舆论分化
对于相宜的辞职,舆论出现分化。一部分网友支持她的决定,认为她只是因口头禅遭过度解读,举报行为涉嫌网络暴力;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质疑她借道歉炒作热度,辞职实为转型职业网红的铺垫。
四、事件影响与启示
此次事件反映了公众对公众人物言论敏感度的提升,尤其是在涉及民族情感议题时,公众对措辞的规范性要求更为严格。职业身份与网红商业化的冲突也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作为公众人物,尤其是身兼多重身份的网红,在享受流量红利的也需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误解。而社会也应给予公众人物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避免过度解读和网暴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