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
深邃古老的腊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我国上古神农时期。据《尔雅》记载,古人对于年终岁初之交,有着特别的称呼,夏朝称之为“岁”,商朝称之为“祀”,周朝则称之为“年”。其中商朝将过年直接称为“祀”,寓意着这期间要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
这种祭祀活动,古人称之为“腊”或“蜡”。在周朝时期,“腊”特指祭祀祖先,而“蜡”则特指祭祀百神。到了秦汉时期,它们被统一称为“腊”。而自夏朝及汉代以后,这种祭祀活动都在农历十二月举行,因此人们称这个月份为“腊月”,将举行冬祭的这一天称为“腊日”。
腊日的日期并不固定。汉代时,才明确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在这一日,人们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用来祭祀诸神。直到南北朝时期,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定为“腊八节”。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年终的腊月,以祭祀为中心,其形成原因有三:一是年岁交替,需要祭祖祀神;二是冬季天寒,农事闲暇,劳力充裕;三是野兽冬眠,正是的良好时机。
在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好时机。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被称为“腊味”,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每当腊月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腌制各种腊味,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好准备。
至于腊月的习俗,更是丰富多彩。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到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再到腊月二十四的扫尘日,每一个日子都充满了独特的习俗和仪式感。随后的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二十七宰鸡大集、二十八蒸馒头等,每一步都是过年前的热闹与忙碌。最后到大年三十儿,除夕守岁,更是将年味推向高潮。
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腊月里,无论是腌制腊味,还是忙碌的年前准备,亦或是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都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
地理世界之最
- 农历十二月为何被称为腊月?
- 上新│明星集体演绎全新胶囊系列,你被“种草
- 日本正考虑撮合台积电与索尼合建芯片厂!投资
- 男大学生考驾照 被女教练猥亵(驾校教练)
- 外储规模仍将延续稳定态势 再次站上3.2万亿美元
- 天津网民发视频称静海传销人员当街杀人 涉造谣
- 浙e是哪个市 车牌号浙D是哪个城市
- 汉初三大名将
- 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制定中:不得强制刷脸 不得用
- 人社部:@吴桂春们,这份求职就业指南请收好
- lol3周年庆典活动
- 手相看婚姻,手指骨节粗大代表了什么
- 同房一次有多累?男女双方谁更累
- 世界十大禁忌纹身,禁忌纹身怎么洗掉
-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亚洲圈养大象数量十年增长
- 生肖婚姻最佳配对表大全 生肖虎属相婚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