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中国之最(百年瞬间丨人民大会堂建成)
中国辉煌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的诞生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定格在1959年9月24日。这一天,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首,正式建成。其工程之复杂、建设标准之高、工艺之精湛、施工速度之快,堪称当时国内建筑史上的巅峰之作。
回溯历史,这一切的起点来自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构想——建造一座万人大礼堂。随着1958年北戴河政治局的扩大会议的决定,北京开始兴建一批公共建筑,作为国庆的献礼。从那时起,相关工作迅速展开,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和优秀工人汇聚于此,共同铸就了这一辉煌的建筑。
纪录片《共和国脚步》为我们呈现了这座建筑背后的故事。建筑面积达到171800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大的,包含了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其设计独特,采用大跨度、穹窿顶、无立柱结构,确保了万人会议的顺利进行,并且每个角度都能一览主席台的风采。
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有庄则栋、邱钟慧、吴浮山等世界冠军的参与,更有将军、国家机关干部、学校的师生和市民,以及全国各地的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红旗手们的加入。每个人都带着汗水与希望,为伟大祖国的首都劳动,这是他们的光荣。
1959年9月24日,这一天,所有工程全部竣工。四天后的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日。群众游行中的文艺大队在天安门广场上展示了孔雀舞,而新建的则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从此,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成为我国政治、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无数重大的历史时刻和新中国无比辉煌的历史进程。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的精心制作,这部纪录片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瞬间,更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奋斗。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付出与努力,铸就了今天的辉煌。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为新中国建设付出努力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