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卢比的中国之最(四川省造卢比面光绪皇帝像
四川卢比,又称四川藏洋,是中国历史上独具魅力的一种地方银币。它的特色在于,它见证了中国第一位帝王像登上货币的历史瞬间,也是中国唯一广泛流通的带有帝王像的银币。
这种银币的面值分为一卢比、二分之一卢比和四分之一卢比。其中,一卢比的重量为三钱二分,铸造量约在2550到2750万枚之间。而在成都的铸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光绪28年到民国五年(1916年),后来在康定继续铸造,时间跨度从民国十九年(1930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整个铸造过程被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卢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一期卢比制造精细,含银量高,背面的字体细腻,“四”字的构造独特,含有两竖、两水滴点、两长圆点等细节,而“造”字的坐车旁也有两笔的独特设计。二期的卢比与一期相比,制造同样精美,含银量也保持高水平。背面的字体变得更为粗犷,“四”字的构造也有所不同。三期卢比开始有所变化,正面光绪像出现变形,背面花纹也变得较为粗糙。而四期卢比,也就是俗称的“红藏洋类”,其正面光绪像有衣领,头像粗陋,背面“四”字中间为八字,花纹同样较为粗糙。
还有一种特殊的红藏洋,被称为打印藏洋。这是理圹喇嘛寺(长青春科耳寺)在红藏洋上打上印记,以一类或二类卢比强行升值流通。这种特殊的红藏洋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接下来要介绍的八珍,特指面值一卢比的银币。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珍稀之处。比如第一珍蝴蝶花,其背面有一朵酷似蝴蝶的花纹;第二珍有领横花则展现了独特的领部设计;第三珍阴阳头则是一期卢比中的特殊品种;接下来的几珍则是不同时期的混配版本,展现了不同时期卢比的特点;最后一种则是颈辫相连版的卢比。每一种珍稀品种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市场价值。
四川卢比是中国银币历史上的璀璨明珠,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