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军】虎贲军指的是什么军队 汉朝的虎贲军
历史朝代 2025-03-21 09:08www.nkfx.cn历史朝代
退避三舍,乃是一种主动退让的智慧。在古代,人们以三十里为一舍,所谓的退避三舍,便是主动后退九十里。这一成语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故事。
晋文公重耳,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曾经,晋献公听信谗言,误杀了太子申生,并欲对重耳下手。重耳闻讯,立刻逃离晋国,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多年后,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上宾。一日,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酒酣之际,问及如果重耳回国继位,将如何报答楚国的恩情。重耳沉思后表示,晋国无珍宝奇物可献给楚国,但承诺两国交战时,晋军会退避三舍。
楚成王没有看错人,四年后,重耳回到晋国,登上国君之位。公元前633年,晋楚两军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信守诺言,命令军队退避三舍,在城濮驻扎。楚王或许忘记了重耳的承诺,或是未将此告知楚军将帅,楚军不明误以为晋军惧怕,于是贸然追击。晋军利用地形优势和楚军的轻敌,成功击败楚军,赢得战争的胜利。
退避三舍,不仅仅是九十里的后退,更是一种智慧、一种策略。重耳以退为进,利用退避三舍的策略,成功击败了骄傲的楚军。他的智慧与勇气,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纷争与冲突中,有时主动让步,能避免不必要的争斗,以智取胜。
这场战役也让我们看到了晋文公重耳的英明与远见。他许下的诺言,不仅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也为自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他的故事与退避三舍的智慧,被后人铭记,成为历史上的佳话。如今,退避三舍这一成语仍被广泛应用,用来形容不与人相争、主动让步的智慧与策略。
历史名人
- 苏 27战机 苏 27战机有多大
- 食死徒面具食死徒面具对应
- 赵云和马超都是五虎上将之一 刘备为什么要区别
- 晚清时《茶花女》 被译介到:曾经长销8年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
- 文化类节目想要成为观众收割机 差异化竞争是关
- 秦楠全文免费阅读 秦楠的小说免费
- 还珠格格3主题曲 还珠格格3主题曲视频MV
- 叶童演过的所有电视剧(许仙扮演者叶童近况曝
- 周公旦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能够摄政的呢?
- 小品演员杨蕾身高(求小品演员“杨蕾”所有的
- 世界史上最强的十大部队,大秦大军仅第三,第
- 雕花的马鞍 雕花的马鞍简谱
- 成语高抬贵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高抬贵手是什
- 黄海波老婆 黄海波老婆演过的电视剧
- 周星驰星女郎名单(“星女郎”是星爷电影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