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为什么投靠日本:竟称是继承顺中山遗志
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汪精卫放弃了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汪精卫的权势欲急剧膨胀,他不惜以做汉奸为代价,接受日本人的政治诱降,甘当日本人的傀儡。一失足成千古恨,汪精卫为自己选择的道路,彻底毁掉了他的政治生涯。汪精卫集团公然投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连蒋介石都曾派特务到河内去暗杀汪精卫。已经是惊弓之鸟的汪精卫,为了逃脱舆论的审判,为了掩饰汉奸面目,将媒体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充分利用报刊、广播、通讯社为自己辩护,开脱自己的罪行。
汪精卫老照片
一、编织传播网,抢夺话语权
黑格尔认为无论在哪个时代,舆论都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卢梭认为舆论是正规法律之外的法律。奥地利心理学家赖希认为,希特勒把握了群众,以十足的蔑视态度想靠群众的帮助来实行他的帝国主义。对舆论的重要性,汪精卫体会在心,因为他的政治生涯是和舆论宣传密切联系的。汪精卫一生风雨沉浮,但在权力斗争中却始终是蒋介石手下的败将。于是,当全民族抗战打到最艰苦的时候,他利欲熏心走上了叛国之路。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舆论曾让汪精卫成为革命斗士,当他丧失良知时,舆论也将他钉在了汉奸的耻辱柱上。面对扑面而来的舆论压力,汪精卫早有准备,他通过精心谋划,编织起庞大的传播网,期望用权力的力量控制传播渠道,抢夺公共话语权。
汪精卫老照片
1。以香港为核心组织叛国舆论
控制传播渠道是控制舆论的重要手段。汪精卫深知传播渠道的重要性,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亲自、或通过亲信创办各种报刊,以组织有利于自己的舆论。如1911年他获释后,当选为同盟会京津分会会长不久,就创办了《民意报》;1928年他为了和蒋介石较量,通过亲信陈公博、顾孟余创办《革命评论》和《前进》周刊,大造舆论要改组国民党。而香港是汪精卫集团的一个宣传中心,在香港他们设立了御用宣传机构《南华日报》和蔚兰书店,并由他的亲信林柏生把持。《南华日报》创刊于1930年2月,林柏生任社长。蔚兰书店是国民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艺文研究会的香港分支机构国际编译社的对外名称,由林柏生主持,出有《国际周报》、《国际通讯》、国际丛书等。
历史名人
- 苏 27战机 苏 27战机有多大
- 食死徒面具食死徒面具对应
- 赵云和马超都是五虎上将之一 刘备为什么要区别
- 晚清时《茶花女》 被译介到:曾经长销8年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
- 文化类节目想要成为观众收割机 差异化竞争是关
- 秦楠全文免费阅读 秦楠的小说免费
- 还珠格格3主题曲 还珠格格3主题曲视频MV
- 叶童演过的所有电视剧(许仙扮演者叶童近况曝
- 周公旦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能够摄政的呢?
- 小品演员杨蕾身高(求小品演员“杨蕾”所有的
- 世界史上最强的十大部队,大秦大军仅第三,第
- 雕花的马鞍 雕花的马鞍简谱
- 成语高抬贵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高抬贵手是什
- 黄海波老婆 黄海波老婆演过的电视剧
- 周星驰星女郎名单(“星女郎”是星爷电影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