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的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成果论坛获悉,2018年度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成果斐然,共调查135处历史时期遗存,其中新发现15处遗址。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分布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据了解,此次考古调查由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于2018年6月至11月联合开展。1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调查队采用全覆盖地面踏查的方式,以丝路南亚廊道沿线遗存普查资料为线索,调查范围涉及青海省五州十六县。
此次调查成果从遗迹分类来看包括城址、烽燧、岩画、古道、古民居等,主要是争取摸清其分布状况及年代特征。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杜玮说。
据介绍,新发现的遗址黄清河营盘,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黄清村南6公里处黄清河右岸的草原上。该遗址从北向南约1.74公里的范围内呈一字型纵向分布着10座形制相同的遗迹。这10座遗迹均系平地掘壕而成,平面基本呈长方形,边长7080米,壕沟口宽4-5米、深0.5-0.8米,门道在南,其外有曲尺形壕沟如瓮城。目前该遗址尚未发现任何遗物,遗址年代、性质难以确定。
,本年度考古调查共考察盐场9处,除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哈江盐池外,其余8处均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境内。当地地下卤水资源储量丰富,盛产红盐,制盐工艺原始、简单,产品主要销往西藏昌都、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边远藏区。
论坛与会专家认为,考古工作重在揭示遗址的文化内涵并解释其文化价值,考古学家对于遗址的认识依赖于其全部考古学文化遗存堆积,揭露和研究这些堆积的性质、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才可以重建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这也是世界遗产价值凝练的基础。
据了解,南亚廊道自古以来是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南亚诸国的重要通道,本次考古调查也旨在配合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活动,为其提供学术支撑。
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常红安介绍,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青海省共登记各类历史文化遗存64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8处。这些文化遗产都彰显着青海地区特有的文化风貌。
历史名人
- 苏 27战机 苏 27战机有多大
- 食死徒面具食死徒面具对应
- 赵云和马超都是五虎上将之一 刘备为什么要区别
- 晚清时《茶花女》 被译介到:曾经长销8年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
- 文化类节目想要成为观众收割机 差异化竞争是关
- 秦楠全文免费阅读 秦楠的小说免费
- 还珠格格3主题曲 还珠格格3主题曲视频MV
- 叶童演过的所有电视剧(许仙扮演者叶童近况曝
- 周公旦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能够摄政的呢?
- 小品演员杨蕾身高(求小品演员“杨蕾”所有的
- 世界史上最强的十大部队,大秦大军仅第三,第
- 雕花的马鞍 雕花的马鞍简谱
- 成语高抬贵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高抬贵手是什
- 黄海波老婆 黄海波老婆演过的电视剧
- 周星驰星女郎名单(“星女郎”是星爷电影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