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甲”并非指前三名
历史朝代 2023-03-27 09:58www.nkfx.cn历史朝代
“三甲”源自我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以清朝科举为例,分四级童试包括县、府、院试,考中者为生员,通称秀才;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全国性考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在宫中主持,也叫廷试。贡士均可参加,以成绩高低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辞源》有“三甲”条目,引用《宋史·选举制》指出“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三甲”人数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以清光绪癸卯科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如此看来,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三甲”是殿试中榜进士中的末等即三等。近读有关王铎的文章,说王铎“至31岁时,入京殿试,列三甲第五十八名,赐同进士出身……”这是“三甲”的规范用法,就是说,王铎没能进入一甲、二甲,在三甲中列第五十八名。
时下“状元”走红,凡第一者都称状元,高考尤甚。不过有个现象很怪,古今的状元大都没什么作为。有心人统计过,科举史上700多名状元,中举后出类拔萃者寥寥无几!;1997年至2008年我国各省市1300余名文理科状元,也暂无一人成为各行各业的顶级人才。看来学问大小头质高低不完全成正比,能力和学历也不能划等号,一甲第一名尚且如此,更遑论“三甲”了。
上一篇:古代不同朝代的年号是如何定的?
下一篇:奏折是如何送到皇帝面前的?
历史名人
- 苏 27战机 苏 27战机有多大
- 食死徒面具食死徒面具对应
- 赵云和马超都是五虎上将之一 刘备为什么要区别
- 晚清时《茶花女》 被译介到:曾经长销8年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
- 文化类节目想要成为观众收割机 差异化竞争是关
- 秦楠全文免费阅读 秦楠的小说免费
- 还珠格格3主题曲 还珠格格3主题曲视频MV
- 叶童演过的所有电视剧(许仙扮演者叶童近况曝
- 周公旦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能够摄政的呢?
- 小品演员杨蕾身高(求小品演员“杨蕾”所有的
- 世界史上最强的十大部队,大秦大军仅第三,第
- 雕花的马鞍 雕花的马鞍简谱
- 成语高抬贵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高抬贵手是什
- 黄海波老婆 黄海波老婆演过的电视剧
- 周星驰星女郎名单(“星女郎”是星爷电影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