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成语发源地及三国古驿道的传说
三国时期,诸葛亮初出茅庐荣立头功的古战场——博望坡已闻名中外。经过诸多专家、学者考证,古战场博望坡就在当今的方城县博望镇,已成为不争的实事。
古代东起骡驹铺(今属方城县赵河镇),西至夏饷铺(今属南阳新区新店乡),全长45华里的古驿道,相传是“45里博望屯”,当年无比繁华与兴盛。从博望镇区向西南行6公里有一个有1360多人的大村子——梅林铺,就是“望梅止渴”成语的发源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保留有雕梁画栋的老房屋,墙上、屋外、院内都垒砌着雕琢精美汉画的石板、石条、石墩等。后经岁月洗礼和农户起房盖屋拆移以及一些文物贩子的盗卖,多数汉画石已无踪可寻。只有村子东部、原三国古驿道的一座古桥上还保留有为数不多的汉画石。
如今,作为《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成语发源地和三国古驿道流传着美妙神奇般的传说。
传说一“望梅止渴”。当年,曹操率领十万大军出博望南征途中,人困马乏,众将士疲惫不堪,口渴难奈,附近又找不到水喝,士气锐减。急中生智的曹操登上一块高地,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由于梅子吃起来又酸又甜,将士们一听,受条件反射刺激,顿时口内生津,来了精神,一口气走了数里,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望梅止渴”典故由此流传于世。其实,自古至今,梅林铺一带确实盛产梅子、杏树、杏梅、桃等水果,上世纪九十年代,村子四周还栽有百亩梅林。由于梅子产量较低,加之当地流传着“桃养人,杏伤人,梅子树下抬僵人”的说法,吃梅子的人逐渐减少。加上近年来当地引进了黄金梨、苹果等营养价值高的水果品种,种梅树者相应稀少,梅林就更难找回当年的记忆了。
传说二“三山夹一井”。顾名思义,听起来似乎是三座山的中间夹一眼井。其实不然,而是三座房屋的山墙夹角处有一眼水井,这井历史相当久远。明清时期,有江南“蛮子”(风水先生)到此查看后,言称在井的周围建房能出大官。于是,村庄上显赫的三家财主争相在此建房,还引起过争斗,后经说合,三家分别在水井旁建造了房屋,而且都是山墙背靠水井,把一眼水井夹在了中央。梅林铺“三山夹一井”的故事便远近流传。
传说三“七里沟”。梅林铺村东即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千年古路流成河”的说法。千百年的人来车往和雨水冲刷使得古驿道变成了深达数米的深沟,“七里沟”由此得名。古时,“七里沟”附近人烟稀少,还是“刀客”(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时不时都会传出“东大路又有人被杀了”的恶噩,就是土匪抢劫杀人的传闻。“刀客”的横行也使“七里沟”成了当地人恐怖的代名词。抗日战争时期,古驿道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的车辆、军队经常从此通过。据《方城县志》记载,当年明为国民党伪“区长”,实为我地下党的胡子和(解放后仍任博望区区长),在率领民众抗御日军的,也曾在“七里沟”一带枪杀过多名土匪头子,为保一方平安立下累累战功。
历史名人
- 苏 27战机 苏 27战机有多大
- 食死徒面具食死徒面具对应
- 赵云和马超都是五虎上将之一 刘备为什么要区别
- 晚清时《茶花女》 被译介到:曾经长销8年
-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
- 文化类节目想要成为观众收割机 差异化竞争是关
- 秦楠全文免费阅读 秦楠的小说免费
- 还珠格格3主题曲 还珠格格3主题曲视频MV
- 叶童演过的所有电视剧(许仙扮演者叶童近况曝
- 周公旦的身世如何?他是如何能够摄政的呢?
- 小品演员杨蕾身高(求小品演员“杨蕾”所有的
- 世界史上最强的十大部队,大秦大军仅第三,第
- 雕花的马鞍 雕花的马鞍简谱
- 成语高抬贵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高抬贵手是什
- 黄海波老婆 黄海波老婆演过的电视剧
- 周星驰星女郎名单(“星女郎”是星爷电影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