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娄师德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

历史朝代 2025-05-29 21:22www.nkfx.cn历史朝代

娄师德,字宗仁,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生平事迹充满了智慧和决断,深受人们的敬仰。接下来,我们将一同深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

娄师德出身名门,起家江都县尉,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晋升至监察御史。在应募从军、西征的过程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他主持屯田事务,为国家的农业和军事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职位的升迁,他担任了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等重要职务。

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回到朝廷,担任夏官侍郎、同平章事。他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检校尚书,为国家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曾因征讨吐蕃兵败被贬为原州司马,但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再次拜相,展现出他的政治才华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娄师德的生平中还有许多轶事典故,其中“唾面自干”的故事最为人们所熟知。他的弟弟担任代州刺史时,娄师德教导他如何面对他人的攻击和指责。他告诉弟弟,当别人朝你脸上吐口水时,应该笑着接受,让唾沫自然干去,而不是擦掉。这种宽容和大度的态度,正是娄师德为人处世的写照。

除此之外,娄师德的生性宽厚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曾在并州巡视时,发现自己的吃食比下属的要精细,便立即把自己的吃食换成粗食,以体现公平和体贴下属的精神。当他到灵州时,手下判官抱怨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娄师德便责问驿长,并考虑要惩罚驿长。但在思考之后,他决定饶恕驿长,展现了他的宽容和大度。

娄师德也曾推荐狄仁杰担任宰相。虽然狄仁杰起初并不知道这一点,多次排挤娄师德,但武则天却对娄师德的贤明和知人善任大加赞赏。当狄仁杰得知真相后,对娄师德的宽容和大德深感惭愧。

在人物评价方面,娄师德被赞誉为“台辅器”,有文武之才。张鷟称赞他“纳言直而温,宽而栗,外愚而内敏”,是一位淑人君子和近代的名公。

娄师德是一位颇具学识、器量宽厚的人物。他在边任任职长达三十余年,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生平事迹和轶事典故都展现了他的智慧、决断和宽容大度的品质。他的为人处世和政绩深受人们的敬仰和赞誉。娄师德是一位英勇无畏、忠诚担当的人物。他被召唤时心怀慷慨,勇往直前;他推荐贤能之士,为朝廷所用,表现出他的忠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让仁杰知道这一切,显示出他的公正无私。他经营农田以供养军队,展现出智谋;对待下属恭敬勤勉,和蔼可亲。最终参知政事,成就功名,这种人在世上实属罕见,他又何必愧对于将相之职呢?

娄师德身材高大,方口博唇,他深沉而有度量。每当有人触犯自己,总是以谦逊来化解矛盾,避免冲突,他的神态从不显露一丝怒色。他长期担任重要的边将职务,为朝廷效力长达三十年。他恭敬勤勉,朴实忠诚,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保持中立。即使在酷吏残忍无情的时代,很多人都不能幸免于难,但娄师德却能够始终保全自己的功名。他与郝处俊齐名,世人都称赞他们的长者之风。

仁轨等人带领军队平定四方,他们的勇气无人能敌。在奉公守法方面,他们却表现得十分谨慎。他们行俭临下,以宽恕为怀。娄师德的宽厚品质正是他能够保持功名的关键。他的勇敢表现在敢于担当和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取得平衡。

司马光时代的娄师德在河陇地区担任要职长达四十年,他恭敬勤勉,毫不懈怠。无论是百姓还是异族,都对他心悦诚服。当时政治纷争不断,但娄师德长期担任将相职务,最终能够保全功名,因此受到人们的尊重。他的品质和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一代楷模。

娄师德是一位具有英勇、忠诚、公正、智谋、宽厚等品质的杰出人物。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