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历史朝代 2025-05-18 16:08www.nkfx.cn历史朝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千古名句。它借自然景象,类比人生经历,传达出深沉而富有哲理的内涵。

诗句中的意象让人深思。苏轼以“悲欢离合”来形容人生的变迁和聚散无常,凸显了生命的不可预测性。个人的仕途波折、兄弟分离等经历,都被诗人提炼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此月亮的“阴晴圆缺”则象征着自然的恒定法则,与人类的情感波动形成鲜明对照,展现出自然规律与人事变迁之间的共通之处。

诗句所蕴含的哲理引人共鸣。苏轼在表达人生难以完美的也指出了接纳现实的重要性。他通过“此事古难全”的感慨,提醒我们完美状态的可望而不可及,并承认缺憾是必然存在的。这种认知并非消极妥协,而是在告诉我们应该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现实,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苏轼还将个体情感升华为对普世价值的追寻,即使身处不同的时空,人类对圆满的向往始终如一。

创作背景也为我们理解这一千古名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该词作于1076年的中秋时节,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而被外放至密州,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词中既有对朝廷的担忧,也有对亲人的思念。最终,他以“但愿人长久”的祈愿作为收束,将情感与哲理融为一体。

除了上述提到的核心内涵,该词中还有其他名句与这一联相互辉映。如“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对团圆的渴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从缺憾中提炼出超越性的美好愿景,成为后世表达思念的经典意象。

这一联通过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法,将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宇宙的恒定规律相结合,表达了苏轼“入世而超然”的文学境界。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