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非常器重姜维,为何没让他继承自己呢?

历史朝代 2025-05-13 04:27www.nkfx.cn历史朝代

诸葛亮对姜维极为器重,视其为“凉州上士”,在演义中,甚至将姜维当作继承人来培养,传授其兵书与诸葛连制造之法。可以说,在演绎的世界里,姜维是诸葛亮的传人,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

历史并非演义那般简单。在正史上,姜维虽然从一个降将的身份迅速得到诸葛亮的重用,但他并未如演义中那般被委以重任。诸葛亮为何没有选择前途无量的姜维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呢?这个问题曾让蜀汉众将感到疑惑,而在诸葛亮死后二十年,世人才明白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对他的聪明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

姜维虽然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但他毕竟是一个刚刚投奔的降将,资历尚浅。这虽然是一个表面原因,真正的考量却更为深入。

诸葛亮担忧姜维若在自身刚去世就掌握兵权,可能会“穷兵黩武”,损耗蜀汉有限的国力。姜维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但在诸葛亮的眼中,他更看重整体的战略布局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诸葛亮知道,经过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需要休养生息。如果此时姜维一意孤行,继续北伐,很可能会在司马懿面前败北,葬送蜀汉大军。诸葛亮选择了稳健的路线,推荐了一些贤臣来恢复国力。

诸葛亮也担忧姜维若过早掌握大权,可能成为曹操、司马懿那样的权臣。毕竟姜维是一名军人,带兵作战是他的职责和追求。如果他在诸葛亮死后轻易获得大权,可能会迷失自我,狂妄自大,甚至阴谋反叛。诸葛亮在临终前将兵权交给杨仪这样的文官而非大将魏延和姜维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担心魏延和姜维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可能会导致权臣的出现进而威胁皇权。

经过19年的励精图治和发展生产蜀汉恢复了大部分国力有了和强大的曹魏抗衡的实力。此时的姜维已经深深融入蜀汉大家庭对蜀汉有了深深的归属感不再会有反叛之心。姜维也真心将后主刘禅当作君主对待即使掌握大权也不会架空皇帝成为权臣。与此相反有些人如诸葛谨之子掌握大权后轻率行动导致惨败为了掩盖过失而嚣张跋扈最终成为权臣结局悲惨。

诸葛亮在临终前的决定确实令人费解但经过19年的时间世人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佩服他的智慧。原来诸葛亮是担心姜维过早获得兵权可能会导致轻率北伐败给司马懿或是早早掌握大权成为权臣架空皇帝。他的决策都是为了蜀汉的未来考虑展现了他卓越的智慧和深远的眼光值得我们的敬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