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和她的蟠桃仙子
奇技网为您带来关于“西王母和她的蟠桃仙子”的图文介绍,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秘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在杭州西湖的妙庭观附近,有一座名为望仙桥的古老建筑。这座桥背后隐藏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据说在宋代绍兴年间,一位名叫董元行的道士在此挖到一块奇异的铜牌,上面刻有模糊的铭文:“我有蟠桃树,千年一度生,是谁来窃去?须问董双成。”董双成便是传说中的西王母的蟠桃仙子。望仙桥正是她修炼得道、驾鹤飞升的地方。
董双成本是西代钱塘江畔的绝色美女,她的先祖是商朝的史官。商朝灭亡后,她的家族定居钱塘江畔,在飞来峰下种桃成林,结庐而居。自小浸润在桃花烂漫的环境中,董双成酷爱桃花,采撷桃花配以山中的芝草炼制丹药。她的丹药能够治疗多种内科病症,吸引了众多求医者。
除了炼丹治病,董双成还擅长吹笙和唱歌。当她吹笙时,百鸟聚集空中翱翔;当她唱歌时,仙鹤也会飞来聆听。这样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仿佛身临其境。董双成的修行得到了王母娘娘的赏识和信任。她被委派为西王母的贴身侍女之一,负责看守蟠桃并担任传达工作。每当瑶池盛会时,群仙所享用的蟠桃均由董双成精心采摘和分配。除了周穆王外,还有一位皇帝汉武帝也曾品尝过蟠桃。
西王母作为一位神秘而威严的存在居住在昆仑山瑶池之畔代表着玉帝执行天宫任务。而董双成则在仙境与人间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连接仙凡两界的重要角色。每当仙鹤载着董双成穿越昆仑山来到瑶池时都代表着一次仙境与人间之间的交流传递着神秘与传奇的色彩。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想象力丰富还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于神仙力量的敬畏与向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神秘事物的精神。在元封六年四月的一个清晨,武帝在承华殿前迎接西王母。只见西王母在众仙女的簇拥下,如仙女下凡般从天空中缓缓降落。她的文采鲜明,光仪淑穆,佩戴着灵飞大缓与分景之剑。她头戴太真晨婴之冠,脚踏元橘凤文之鞋,容颜绝世,宛如真神。
西王母被一位名叫董双成的仙女搀扶进入承华殿。二人相谈甚欢,西王母抽出五岳真形图赠与武帝。并命董双成献上四个蟠桃。汉武帝品尝后,感觉通体舒泰,齿根留香。他小心翼翼地收起桃核,打算种植。西王母笑道:“此桃三千年一结果,中夏地薄,种之不生。”
东方朔,一位滑稽多才的人物,以文章求仕。他自夸年少时即饱读诗书,文武双全,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虽然初入朝廷时因文辞不逊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但不久便因才华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东方朔劣性不改,时常捉弄朝中大臣,甚至酒后在殿柱上撒尿,但汉武帝却一笑了之。这一切都与东方朔曾三次为汉武帝偷得蟠桃有关。
董双成作为西王母的侍婢,虽然拥有二八年华的美貌,但生活却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幸福。她的行动不能自主,每天都要重复同样的工作,面对偌大的蟠桃园,她内心感到说不出的寂寞与空虚。东方朔的出现,让她感到欣慰。他的风趣言谈让董双成内心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她最爱听的就是东方朔那些越轨、毫无顾忌的话。这也让东方朔得以顺利偷到蟠桃。
汉武帝对吃过的桃核极为珍视,一直谨慎地收藏着。到了明代,《宛委余编》记载:“洪武时,出元代内库所藏蟠桃核,长五寸,广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赐食武帝蟠桃于承华殿’十四字。”虽然如今西王母与蟠桃仙子的历史记载已经消失,但她们的形象仍深入人心。舞台上和绘画中的表演与描绘,总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杭州的望仙桥和昆仑山上的瑶池更是让人心怀神往。每当想到那个盛大的蟠桃会以及西王母与仙女们的美丽传说,不禁让人心生向往之情。这些传说和故事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引人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