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科技(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公布科研创新产
中国科研创新成果频频突破,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于2月28日公布了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涵盖了航空航天、生物科技、天文物理、化学能源以及量子计算等多个领域,凸显了中国科研实力的迅速崛起。
其中,“天问一号”成功落火、“天和”顺利发射等航空航天领域的项目占据近三分之一,充分显示了中国对空间技术的重视。第一财经记者曾对这些重大科技进展中的多个项目进行过深入报道,如“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天和”发射等。
发展航空航天科技已经被列为中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表示,中国开始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发展自主科技战略技术,有望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2月25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一场关于科技创新的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基础研究投入已经达到1696亿元,占比超过6%。我国在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清华大学的娄智勇、饶子和与上海科技大学的高岩等科学家发现了新冠聚合酶的核苷转移结构域是催化mRNA“加帽”成熟的关键酶,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在全球出版集团的最新报告中,中国各大城市在科研人员和科研产出的总量及增长方面表现出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科学论文发表数量超过100万篇。报告还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推动知识分享和提升科研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倪鹏飞教授表示,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如何支持城市形成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以及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中国科技战略的关键议题。在全球科研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正通过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国际合作等方式,努力走在全球科研前沿。这些重大科技进展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科研实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