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比蜀汉立国还长,为什么三国中不包含它?
《三国演义》无疑是古典文学的璀璨明珠,罗贯中以其天才之笔,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乱世风云描绘得淋漓尽致。当我们深入探索这段历史时,会发现除了魏蜀吴三国的纷争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燕国。打开野史,我们会看到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时代,中华大地实际上上演的是四国鼎立的戏码。这个被忽视的燕国,虽不及三国声名远扬,但在历史长河中也有着它独特的地位。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他是这个燕国的创立者。在天灾人祸的困境中,他凭借自身的才智和勇气,盘踞辽东,成为一方军阀。随着华夏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忙于内斗,公孙度趁机扩张势力,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他东征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甚至越海夺取胶东半岛北部的东莱诸县。在他的领导下,燕国不断开疆扩土,威震海内。
公元190年,公孙度抓住时机称帝,燕国正式成立。由于蜀国不断对曹魏发起进攻,曹魏的主力都在北方抵挡蜀国,燕国得以在卧榻之侧安然无恙。好景不长,随着诸葛亮的逝世和蜀国的衰落,魏国开始腾出手来对付北方的燕国。公元238年,魏军进入辽东,燕王公孙渊及其孙公孙渊组织抵抗。在司马懿的巧妙战术下,燕国都城襄平城被攻破,公孙渊被斩杀,燕国全境投降,燕国灭亡。
尽管燕国立国长达48年之久,比蜀汉还要长一些时光。但由于公孙家族并没有争夺中原的野心,他们并未涉足中原的纷争漩涡中。相反地,他们专注于经营自己的疆域。加之燕国是东汉末年最小的国家之一且是最早灭亡的国家之一。因此在大局上并无太大影响。《三国演义》的影响深入人心也使得这个燕国容易被人们忽视和遗忘。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罗贯中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叙事能力把无数英雄事迹跃然纸上并巧妙地将之融入到这部作品中让后人有机会通过他的文字重新探寻这段历史的不朽魅力并为我们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感受!这些角色和他们所代表的势力之间的斗争和纠葛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