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宣布关闭领空
截至2025年,地缘政治冲突和安全风险引发的多国领空关闭事件愈发频繁,特别是在中东、非洲和欧洲地区。以下是近年来几个典型案例的梳理。
一、中东地区的领空关闭事件
1. 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2024年4月)
以色列由于应对伊朗无人机和导弹的袭击,于4月14日深夜全面封锁其领空。约旦、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国也随即实施了预防性领空关闭措施,暂停所有民航飞机起降和过境。这场冲突导致多国航空路线大规模绕行,当日中东区域的航班密度急剧下降,据全球航班追踪数据显示下降约65%。
2. 黎以冲突的升级(2024年10月)
伊拉克、约旦、叙利亚、科威特等六国以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方式连续关闭领空,以防范军事冲突的外溢风险。其中,约旦强调此举旨在避免卷入地区对抗,保护本土安全。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的领空关闭措施也特别关注维护能源出口和旅游业稳定性。
二、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2025年3月)
欧盟在应对俄乌冲突升级时扩大了制裁措施。德国、法国等五国全面禁止俄罗斯航班进入其领空。此举迫使俄罗斯国际航班绕行北非和中东航线,飞行时间平均增加了三到五个小时。这一事件凸显了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航空业的影响。
三、历史教训与领空关闭的逻辑
历史上的马航MH17事件在乌克兰领空被击落,提醒我们冲突区域中民航客机易受误判为军事目标的风险。各国在关闭领空时通常会遵循《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9条的规定,允许主权国家在紧急状态下暂停民航通行,但须向国际民航组织报备。当前的多国领空关闭事件已形成了“冲突预警-预防关闭-连锁反应”的模式,反映了全球政治局势与民航网络的紧密联系。未来各国需在保障自身安全与维护国际民航秩序之间寻求平衡,共同维护全球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