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镖师一个神秘而令人敬佩的光荣职业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他们被人们尊称为镖师。尽管在历史文献中难觅其踪迹,但他们的传奇故事却在民间口口相传,形象越来越神奇。有人说他们是身怀绝技的高人,有人说他们是能言善辩的说客,更有甚至说他们一身正气,也有一些人质疑他们与贼人有所勾结。这些镖师中,有顶天立地的大侠,也有被太后亲封的侯爵,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这个职业是否真的存在过?
镖师,这个职业伴随着货物的运输而产生,特别是在长途贩运繁荣的时代,他们押运着珍贵的货物走南闯北,有时还会押送特别重要的物品。其中有一位被传颂多年的镖师黄三泰,曾在康熙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据说,他曾制伏了一只凶猛的老虎,从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重赏。
镖师这个行业,在明嘉靖朝后理论上已经具备了产生的条件,但真正成为一个行业则是在清朝的雍正时期。北京最大的镖局——会友镖局,师徒相传,声称开业于康熙年间。如果口碑无误,那么可以推断,镖师行业的兴起应该是在康熙朝的晚期。
在康熙早期,社会动荡不安,镖局难以在这种环境中保证货物安全过境。镖局存在的前提是大环境基本安定,但小贼小匪的骚扰仍然频繁。太平天国和捻军被平息后,第二次战争前的商品经济发展和货物流通的增加,为镖局的产生提供了温床。镖局的全盛时代则是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中国能数得上的末代镖师屠逵元,人称“外管屠三”。他虽已年迈,但气势不减当年。据一位记者采访回忆,他目光炯炯有神,声音洪亮。他自豪地讲述自己曾经的辉煌和落魄,但始终坚守男人的尊严和骨气。他宁愿自己受罪,也不愿跌份儿。他走过镖,但从未进过宅门,没请过安。他拍着胸脯说对得起爹妈给的这副身子骨,这一声气势如老骥伏枥长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