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朗·斯通只道歉不出面 99%的网友拒绝接受
莎朗斯通:从冷漠言论到公众道歉的波折之路
北京时间5月28日晚,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通过经纪人发布了一封公开道歉信,因其在法国戛纳针对中国四川大地震的“报应论”言论引发全球舆论风波后,终于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尽管道歉信言辞恳切,却似乎并未平息公众的愤怒。
回顾事件的开端,5月24日,莎朗·斯通在接受采访时的不当言论引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如此冷血的言论不仅让她的声誉受损,更在国际社会引发了一场关于道义与良知的讨论。在那之后的短短几天里,抵制和抨击她的声音在国内外此起彼伏。网友们纷纷用一句经典台词回应她的道歉:“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表达了他们对道歉的不信任和对原事件的愤怒。
这封道歉信的落款并非莎朗·斯通本人,而是她的经纪人Karen Sellars。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其诚意,然而许多人不禁要问,为何道歉的始终是经纪人而非当事人?为何莎朗·斯通本人没有出面解释或再次道歉?这种仅以书面形式出现的道歉,是否只是公关策略而非真心悔过?这些问题无疑加深了公众对她的疑虑和不满。
在道歉信发出之前,网友们已纷纷表态拒绝道歉。而即使在她发表道歉信后,绝大部分网友仍然坚持认为,无论她对四川地震具体情况是否了解,这种言论都是不能被原谅的。这种坚决的态度表明了公众对于道义和良知的坚守,以及对任何试图挑战人类共同情感的言行进行严厉谴责的决心。
与此《》也在其《国际随笔》栏目发表文章,对莎朗·斯通的言论进行了严厉批评。文章指出,四川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伤亡是人类社会的严重灾难,而她的言论无视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的感人情景,令人惊愕。并且呼吁国际社会对此类言论进行反思和批判。《法制晚报》报道,莎朗·斯代言的某些国际品牌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及网友的抵制。品牌所属集团对此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已撤销莎朗·斯通在中国的一切宣传和广告。
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公众情绪的力量和影响力。任何言行一旦触及道德底线和公众情感,都将面临公众舆论的严厉审视和批判。这也提醒我们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底线的公众人物应有的言行举止。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展现的是同情与援助而非冷漠与嘲讽。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所有人带来深刻的反思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