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世界之最 2025-04-12 02:04www.nkfx.cn中国世界之最

《后出塞五首·其二》中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是对边塞军旅生活深刻而动人的描绘。

一、诗句的原文及其上下文

诗句的完整段落为: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二、诗句的释义与赏析

让我们深入这句诗的意象。“落日”与“大旗”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夕阳的余晖映照军旗,呈现出一个苍茫壮阔的暮色场景,这种结合隐含着悲壮的氛围。而“马鸣风萧萧”则通过战马嘶鸣与风声的交织,生动渲染了军队行进的肃穆和动感,这也化用了《诗经·小雅·车攻》中的意境。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句诗巧妙地结合了视觉(落日、大旗)和听觉(马鸣、风声)的描写,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边塞行军图景。其雄浑的气势和沉郁顿挫的风格,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典型特点。

三、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后出塞五首》组诗中的一首,通过新兵的视角叙述了其从军经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暗含了杜甫对唐玄宗时期边将穷兵黩武的讽喻,其中的“大将”可能影射了安禄山。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四、相关拓展与影响

这句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传统,融入了边塞特有的雄浑意象,成为了后世边塞诗的重要典范。其画面感之强烈,使得许多描写战争场面或历史题材的作品都常常引用此句。杜甫的这句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对于理解杜甫的诗歌艺术,还是对于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这句话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