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伤天害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成语“伤天害理”:背后的故事与深层含义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一个让你困惑的成语——“伤天害理”?这个成语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含义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成语解释
“伤天害理”是一个联合式成语,用来描述行为凶残、残忍,违背基本的道德。这个成语中的“伤”表示伤害,“天”指天道,“害理”则是指违背。那么,什么样的行为会被形容为“伤天害理”呢?
二、典故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故事中,堂上的公认为某教官行为肮脏,以勒索“伤天伤理之钱”,即吸取人的疮痈为代价。这个故事背后的含义是,某些人的行为严重违背道德,如同吸取他人的痛苦和疮痈。
三、成语特点
“伤天害理”是一个贬义成语,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和定语。它的近义词有“灭绝人性”、“惨无人道”,反义词则是“乐善施舍”。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正音和辨形,其中的“伤”不能读作sānɡ,而“理”则不能写成“礼”。
四、成语应用
这个成语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那些违背道德准则、伤害他人的行为,就可以被形容为“伤天害理”。对于那些既贪婪又懒惰,贪小便宜的行为,也可以用“伤天害理”来指责。
“伤天害理”是一个深刻反映人类道德观念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行事过程中要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避免做出伤害他人、违背天道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警惕那些违背道德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抵制。
除了成语本身的含义和故事,我们还可以从“伤天害理”这个成语中看到中华民族对道德的重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牢记这个成语所传达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
以上就是关于成语“伤天害理”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查阅相关资料时,请务必注明出处,以尊重原创作者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