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上的差异:诸葛亮临死前吃一斤饭被嫌少

世界奇闻 2025-04-25 22:35www.nkfx.cn世界奇闻

在蜀后主建兴十二年的祁山战场上,诸葛亮与魏军对峙于五丈原。病重之时,传闻他每日食米仅三升。在司马懿的眼中,这似乎预示着诸葛亮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如果我们深入这一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会发现这样的判断并非绝对准确。

据历史记载,《裴注》中的诸葛亮传记提到,魏晋时期的一升约等于今天的0.2023公升。那么,诸葛亮病重时的每日食米量相当于现在的约一斤大米。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不能算是一个小的饭量。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体质与现代人有所不同,这样的饭量或许并不出奇。

《魏书》中提到的敦煌人阚骃,一饭能吃下三斗米或面,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惊人的食量。考虑到当时人们多以面食为主,且流行一日两餐的习惯,这样的食量也许在那个时代是常见的。

进一步地,《宋书》提到某支部队的饭量,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大米。显然,这是当时成年男子的正常饭量下限。而江革在南北朝时期被俘后,每天仅给三升小米维持生命。这说明在当时,每天三升粮食是成年男子维持生命的下限。司马懿听到诸葛亮每天仅吃三升大米时,可能会以为他吃得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总体来看,那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在饮食习惯和体质上可能与现代人有所不同。他们的饭量或许确实比今天的人要大。这仅仅是历史的一个有趣话题,具体真相如何,还有待专家们的深入研究与解答。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历史研究能够揭示这一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和生活面貌。

上一篇:台湾商务签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