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8买车大爷
河北秦皇岛某汽车4S店广告失误引发轩然大波
在时间的舞台上,一场由广告标价失误引发的闹剧在河北秦皇岛某汽车4S店上演。原本应是平淡无奇的一则汽车销售广告,却因一个小小的失误,点燃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激烈争执。
时光回到2019年7月,这个汽车4S店的一则广告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广告中,一辆原价为12.98万元的汽车,竟然被错误地标注为12.98元。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低价立刻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其中不乏一些精明的老年消费者。
这些大爷大妈们依据广告内容来到4S店,希望能以惊人的低价购车。面对消费者的要求,销售人员显然措手不及。争执声此起彼伏,场面一度十分紧张。其中一位女销售更是因无法兑现广告承诺而当场情绪崩溃。
这场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广告失误的责任和法律界定上。4S店方面解释称广告是第三方制作的疏漏,少写了“万”字。消费者却认为商家应该兑现广告中的承诺。在法律界,这则广告的性质是否构成合同要约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处理,事件最终得到了解决。虽然商家最终同意以广告中的价格将车卖给消费者,但这起事件被证实是一起网剧拍摄桥段,实际并未真实成交。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涉事企业被责令停止相关销售行为并进行整改。这起事件依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它不仅成为虚假广告和营销失误的典型案例,还引发了人们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入思考。
法律界人士指出,广告发布必须严谨,不能随意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也需要结合常识判断信息的合理性,避免被虚假广告误导。这起事件也为商家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在营销活动中要格外注意避免类似的疏漏和错误。对于消费者而言,也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过于低廉的价格信息,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这起事件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警示着商家和消费者都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地面对广告和交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