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憋屈的一个朝代,贡献不比唐朝小,
当人们谈及隋朝,一种憋屈的情感往往会浮上心头。为什么呢?因为隋朝不仅终结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还是我国历史上开启盛世的大一统王朝,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尽管地位显赫,隋朝却如昙花一现,没有盛唐的繁华,也没有宋元明清的富有和辽阔。这使得隋朝在世人心中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甚至被视作最“憋屈”的朝代。
提及隋朝,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秦朝,两个朝代有许多相似之处,都结束了乱世纷争,但都是二世而亡。说隋朝二世而亡,既对也不对。虽然隋朝享国只有三十八年,终结在二世手里,但实际上,隋朝出现过五位皇帝,且这些皇帝大多命运多舛,死因不明。
杨坚,这位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的皇帝,在位23年后离世。关于他的死因,历史记载众说纷纭。《.文王本纪》记载他是病死的,而在其他史书中,却有人认为他是被人砍死或毒死的。至今,杨坚的死因仍然是个谜。
隋炀帝杨广是大家公认的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天下大乱,杨广心灰意冷,准备迁居南京。叛军发动兵变,捕获并缢杀了杨广。
就在杨广死亡的前一年,北局突变,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并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杨侑是杨广的孙子,也是后来的隋哀帝,被视为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的死因同样迷雾重重,有说法是病死,有说法是被害。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是受禅之后的李渊杀死了杨侑。
隋炀帝杨广被杀后,天下更加动乱,许多割据势力纷纷扶植隋朝宗亲做皇帝。在这一背景下,隋越王、杨侗等人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杨侗本是隋炀帝杨广之孙,被封为越王,驻守洛阳。在他被拥立为帝后,王世充的野心暴露,杨侗自知难逃一死,便服毒自尽。富有戏剧性的是,杨侗服毒后并未立即毒发,王世充最终将其勒死。
还有杨浩和杨昭等人也曾是隋朝皇帝。杨浩是隋炀帝的侄子,在宇文化及的推动下被立为皇帝,但最终难逃被废杀的命运。而杨昭作为杨广的长子,虽被立为皇太子,却英年早逝。在他死后,他的儿子隋恭帝杨侑即位,追谥他为孝成皇帝。
隋朝皇帝大多死于非命,并非偶然。宫廷权力斗争、地方割据纷争都为隋朝皇帝的横死埋下了伏笔。作为一个“憋屈”的朝代,皇帝们的无端横死无疑增加了隋朝的悲彩。这一朝代的短暂命运令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