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十大问题(两高:这些污染环境行为或可

历史朝代 2025-05-06 23:29www.nkfx.cn历史朝代

随着全国生态日的脚步日益临近,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手,为环境保护献上一份重要礼物——《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7号)。自首个全国生态日即日起,该《解释》正式施行。

这份《解释》紧扣当前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脉搏,针对司法实践中涌现的新挑战,依法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筑牢美丽中国的司法防线。

《解释》对环境犯罪进行了更精细化的刑罚标准调整。对于污染环境罪,根据新的刑法规定,将原本的两档法定刑升级为三档,并明确细化了升级后的第三档刑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重点保护区域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地方的环境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无疑是对那些企图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出了强烈的法律警告。

《解释》对于环境数据造假行为有了更明确的处理规则。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中介组织人员,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解释》还针对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行为,明确了适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处理规则,坚决打击环境领域的数据造假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解释》在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时,秉持宽严相济的原则。对于未取得排污许可非法排污等行为,将依法从重处罚。对于认罪认罚、积极修复生态环境、完成合规整改的犯罪嫌疑人,将酌情从宽处理,体现恢复性司法理念。

自1997年刑法施行以来,这是最高司法机关第四次就环境污染犯罪出台专门司法解释,充分表明了“两高”依法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展望未来,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严格执行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此消息来源于客户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