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霖转山八年
李厚霖的“转山八年”,不仅是其个人精神修行的独特之旅,更成为他著作《转山八年》一书的核心主题。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一、转山历程与书籍概览
自2007年起,李厚霖踏上了赴西藏冈仁波齐转山的征程,这一走便是八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他总计完成了16圈转山,年均两圈,累计行程超过50000公里。这一路上,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包括在海拔5700米的卓玛拉山口挑战生存极限,面对缺氧、暴风雪等极端环境。即便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停止高原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完成了单次9圈的转山,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决心。
《转山八年》一书于2014年12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32页,定价48元。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他转山的身体与精神双重感悟,包括生死、恐惧、自我认知的思考,以及转山途中遇到的人文故事。每一页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信仰的坚持。
二、转山的精神内核解读
作为藏传佛教徒,李厚霖将转山视为精神修炼与心灵涅槃的重要途径。他通过远离熟悉的生活,在行走中实现自我重构,将转山视为一种行走的修行。通过身体的苦行,他超越了物质欲望的束缚,达到了更高的觉悟。他的转山经历与他的慈善事业紧密相连,如他的“I Do儿童救助基金”。他认为慈善是佛教“布施”的体现,通过财布施(资助教育)和无畏布施(转山精神)传递正向能量。
三、社会评价与影响
《转山八年》一书受到广泛的好评和关注。公众和名人如李亚鹏、杨澜、周鸿祎等都对其赞不绝口,评价其“走少有人走的路”“在痛苦中坚持少数派的清醒”,并赞赏其文字“纯粹优美”。这本书不仅被视为中国企业家的信仰追求范本,还展示了现代人精神困境与解脱之道的案例,引发了广泛共鸣。
四、细节补充与动机介绍
李厚霖的转山之旅背后有着深刻的动机。他提到“若没有信仰,可能早已崩溃”,强调转山是对抗商业压力与人生虚无感的出口。在转山的过程中,高原反应、高血压等健康风险始终伴随着他,但他认为每一次“翻越卓玛拉山口”都是对人生困境的挑战和突破。
李厚霖的“转山八年”不仅是他个人信仰的实践,更是通过文字与行动传递精神力量的公共表达。这一经历融合了宗教、商业与人文关怀的多重维度,展现出了现代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