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占卜让李自成绝处逢生,而成为历史的转折

世界之最 2025-05-14 03:09www.nkfx.cn中国世界之最

历史的舞台总是充满了偶然与转折。假如那决定性的战役并未导致满清入主中原,我国或许能踏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历史没有假如,只有结果。

明末的农民起义,虽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但其起源并非源于朝政的腐败。这场起义,起源于陕北的灾荒,后期因河南的大灾而如燎原之火般蔓延。与秦末、隋末、元末的全国大起义相比,明末的农民起义更具地域性,虽然势头猛烈,但仍然有被安抚或剿灭的可能。

早期的农民军战斗力并不强大,无法正面抗衡官军。他们依靠流寇式的掠夺来维持生存,难以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李自成的起义军曾两次面临被明朝官军剿灭的危机。

第一次是在1634年,军队被明军围困在车箱峡,形势万分危急。史书记载,李自成等人在车箱峡陷入困境,恰逢大雨连绵两月,马匹因缺乏草料大量死亡,弓箭也失效。在这危难之际,李自成采纳了顾君恩的建议,贿赂陈奇瑜的手下,假意投降。陈奇瑜轻视敌军,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一出栈道,农民军随即反叛。

第二次是在1638年,官军在梓潼击败农民军,李自成逃往白水,陷入绝境。洪承畴与孙传庭在潼关原联合发动攻击,大获全胜。李自成损失惨重,只剩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突围而出,逃入商、洛山中。就在农民军即将被彻底消灭之时,清军的南下为农民军带来了喘息的机会。

1639年夏,在谷城(今湖北襄樊)发生了反叛。李自成闻讯大喜,纠集数千人马从商洛山中杀出,虽被陕西总督郑崇俭击败,但绝境逢生。李自成率残部投靠张献忠,然而张献忠的图害李自成并兼并其部的计划却被李自成察觉并逃脱。杨嗣昌在夷陵督师,试图招降农民军,而李自成却因其挑衅而陷入包围。被逼至绝处的李自成,竟然依靠占卜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史书记载,官军将李自成围困在巴西、鱼复诸山中,他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在最绝望的时刻,他的养子双喜劝阻了他自杀的念头。刘宗敏,这位蓝田锻工出身的最骁勇的将领也面临投降的抉择。李自成带着他进入丛祠,感叹命运并求卜吉凶。三次卜卦皆显示吉利。刘宗敏感动至极,杀死自己的妻子表示愿意跟随李自成。其他军中壮士听闻此事也纷纷效仿。李自成于是决定舍弃辎重轻装突围,走郧、均赴河南。

李自成进入河南时正值大灾荒饥民遍野。他趁机收留饥民并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从此农民军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这是一场充满艰辛与波折的起义之路也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历史传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