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记录申请代理(1小时31分04秒98!北航扑翼式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新概念飞行器团队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他们自主研制与试验的双关节大鸟型扑翼飞行器成功实现了单次充电的最长飞行时间:1小时31分04秒98。这一壮举,标志着扑翼式无人机技术的新里程碑。
扑翼飞行,模仿了生物的飞行方式,如同鸟类扇动翅膀飞翔。而这一领域的探索,人类已历数千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焦宗夏教授和赵龙飞副研究员领导的新概念飞行器团队,首创了“扑翼推进波”理论。他们将周期性的扑翼运动转化为时均解析波动输运模型,从而攻克了扑翼正向优化设计难题。
该双关节大鸟型扑翼飞行器,其理论飞行效率超越了大多数固定翼飞机。经过多次测试与调整,最终在航时挑战中实现了突破。此次挑战于2022年7月21日正式开始,在严格的规则下,由第三方见证人和计时员全程见证并记录。
挑战开始前,团队先进行了一次小型固定翼航模的演练飞行,以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并熟悉空域中的气流情况。随着扑翼飞行器在空中留空时间的增长,现场的气氛愈发紧张。当飞行器成功突破1个小时的续航时,团队终于松了一口气。此后,团队决定尽可能耗尽电池电量,探索飞行器的极限航时。
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认证流程,最终飞行器的续航时间被认定为1小时31分04秒98。这一成绩不仅是对飞行器团队的肯定,更是对中国航空技术的一大骄傲。
焦宗夏介绍,扑翼飞行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例如在侦查、火星探测、机场驱鸟、临近空间飞行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个研制团队的成员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12人,他们在这一项目中不仅实现了技术的突破,也收获了宝贵的学术经验。
这一纪录的创造不仅是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的一次巨大鼓舞,更是对全球航空领域的一次震撼展示。这一创新成果的实现,无疑为未来飞行器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