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中国之最(东湖评论:《长津湖》让爱国主
《长津湖》火了,这一切并非出乎意料。仅仅上映12小时,票房便突破2亿,刷新了11项影史记录,至今收获超过40亿票房。这部主旋律电影,如一道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带我们回到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再现了那场立国之战的英勇壮举。
电影中的战士们,在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他们的身后便是祖国。电影不仅凭借其逼真激烈的战争场面和精心编排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热捧,更将观众带回到那寒冷的战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感恩节的天寒地冻中,美军穿着棉衣享受美食,而钢七连的战士们却啃着土豆在雪地潜伏。这些细节让无数观众感动落泪。正如有网友体验英雄们啃冻土豆的艰苦后所描述的,那根本无法咬动的土豆,第一口就让人心酸,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流泪。没有那些最可爱的人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钢铁长城,又何来今日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历史的情节与当今的“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社会现实相互映照,在观众心中形成了强烈的共鸣,这正是《长津湖》火爆的深层次原因。
爱国主义,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辉煌文明史,170多年的奋斗史,以及72年的新中国发展史。今天,虽然硝烟已经远离我们,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中国人民从不畏惧任何困难,我们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正如新中国第一个特等战斗英雄杨根思所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对爱国主义最好的诠释。
无数的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繁荣盛世。长津湖畔的炮声和烽火永远警醒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我们面临的考验复杂而严峻,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奋勇前进、争取胜利的奋斗姿态,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创造更大的业绩和奇迹,这才是对先烈的最好告慰和铭记。荆楚网稿源,作者程新(武汉江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