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奇的建筑圆明园:是法国人眼中的天上人间

世界奇闻 2025-06-02 11:00www.nkfx.cn世界奇闻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惊天浩劫,给世界文明带来了重大损失。其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的圆明园,作为一代名园,遭受了无法挽回的破坏。

这座大型皇家宫苑,始建于公元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的精心打造,拥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超过十六万平方米。它融合了中西造园艺术,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更吸取了欧洲园林建筑形式,可谓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展现了中国数千年的优秀造园传统。

这座天上人间的园林,却于1860年10月18日遭受了英法联军的野蛮劫掠和焚毁。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名园胜景,还融合了西方园林建筑的艺术精华。园内有宏伟的宫殿、精致的楼阁亭台,以及仿照各地风景名胜所建的景点。这些美丽的景观都在那场浩劫中化为废墟。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圆明园既是痛苦的记忆,也是神秘的传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为这里曾经拥有的旖旎风光、无比辉煌和惊人美丽而震撼。幸运的是,一位法国人在当时撰写了一篇近万字的圆明园游记,为人们揭开这段历史的一角。

这位法国作者M.G.保蒂埃是著名的汉学家,他的游记写于1862年,图文并茂。他对辉煌鼎盛时期的圆明园有过目睹,对圆明园被毁前的胜景有详细记载。保蒂埃对圆明园的天上人间赞不绝口,称誉其为地球上真正的宫殿。他深深被中国人精湛的园林营造技艺所折服,认为每个山谷都有其独特的工艺价值。

在游记中,保蒂埃对圆明园的“大水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人们一般都不知道的是,圆明园里有类似于凡尔赛宫的景象,其中有一座城专门生产并放置从法国引进的戈布兰工艺的挂毯。如今这些挂毯在大部分房间里都能见到,散发出美丽的味道。这些描述让人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眼目睹这座曾经的皇家园林的辉煌与美丽。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但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传说。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衰落,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这座园林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过去。眼前的圆明园,犹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着无与伦比的建筑美学。十座阁楼前,十个窗口与阁楼一同排列,错落有致。两座建筑物的两端向前突出,彰显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三个部分的大门,以壁柱装饰,显得气势恢宏。它们分列在前门的两侧,延伸至庭院和花园,如同巨龙蜿蜒盘踞。

沿着楼梯两侧,喷泉潺潺流淌,花瓶簇拥,繁花似锦。这一幕,让人想起凡尔赛宫的圣云,只是这里的喷泉池壁上雕刻着龙的图案,为这美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水池的两侧,排列着十二种动物,每排六个,它们代表着中国的十二生肖神。这些动物在水池中的倒影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为判断时间提供了独特的依据。

在这篇深具韵味的圆明园游记中,作者还提及了鲜为人知的皇帝的藏书阁。这个藏书阁规模宏大,犹如三个卢浮宫之大,书籍自上而下整齐排列,科学有序。每一本书都用丝绸覆盖,以防尘埃。这里收藏着各种书籍的最好版本,其中不乏珍稀典籍。自1860年圆明园被烧以来,一切化为乌有。藏书阁和其他伟大的建筑一样,在火焰中毁灭,这是一笔无法估量的损失。

保蒂埃的愤怒与悲凉代表了当时每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人对圆明园被毁的悲痛心情。他的游记中描述了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将圆明园称为世界文明的体现。他对火烧圆明园的行为表示愤怒和谴责,认为这是野蛮的袭击。不仅保蒂埃有这样的惊叹和愤怒,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在其著作中表达了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侵略者的愤慨。雨果的信让后人了解了正直的外国人当年对侵略者的谴责。

收录圆明园游记的书籍《环游世界》装帧华美,湛蓝色的书脊和耀眼的金色封面令人瞩目。这本书页厚重,共达四五公斤重。王金昌说,这样的旅游介绍性书籍在当时非常流行。许多外国人正是通过这本书了解了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那个美丽宫殿——圆明园。这些实物和文字不仅记录了我们的辉煌文明,也见证了历史上的野蛮暴行。圆明园的悲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也是全人类的悲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